系列电影让阿斯顿·马丁这个英国超豪华汽车品牌被全球车迷所熟知,经过年的历史沉淀,其尊贵优雅的品牌形象,以及运动内敛的品牌内涵给予车主的价值远远大于产品本身。
我今天试驾的DB11V12和RapideS,它们分别搭载6.0升V12自然吸气发动机和5.2TV12双涡轮增压发动机,但它俩的外形却并不像兰博基尼或帕加尼那般凶神恶煞或桀骜不驯。
如果非要把阿斯顿·马丁拟人化,我想,它应该是汽车届的乔治·克鲁尼,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。
绅士DB11和绅士Rapide都没有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,在保留优雅造型的同时,阿斯顿·马丁的工程师将“花体式空气动力学”以及独创的“风刃”技术巧妙地嵌入车身。
花体式空气动力学——通过将高压气流快速排出前轮拱,增加前轮的下压力。
风刃”技术——空气从隐藏在C柱的入口进入,穿过车身后部并从行李箱盖隐秘的通风孔排出,产生类似尾翼的效果,提升了后轮下压力。
四门车RapideS优雅的车身造型下隐藏着遍布全车的黄金比例设计,阿斯顿马丁的首席设计师MarekReichman一定对0.这个数字着魔。
下赛道试驾跑车,是非常珍贵的体验,尤其是像珠海赛车场这样国际汽联F1级别的赛道,它全长4.3公里,共有10个右弯、4个左弯,大直道长达米。DB11和Rapide可以尽其所能带着你酣畅淋漓地在赛道上贴地飞驰,此时考验的不只有车辆性能,更多的反而是驾驶者的赛车技术。
本次赛道日,阿斯顿·马丁携多位曾参加CTCC、CRC等国内顶级汽车赛事的知名车手组成了强大的官方教练团队,为媒体和车迷带来了专业的阿斯顿·马丁精英驾驶培训课程。
正式上赛道前,教练团队为大家讲解了珠海赛车场的赛道状况,以及DB11和Rapide两位主角的性能和特点。
正式驶上赛道后,作为头车的教练先以合适的速度带领车队熟悉一遍赛道。从第二圈开始,教练车会根据后车车手的行驶节奏和驾驶水平实时调整领航车速。
实话说,在赛道上驾驶,我无法告诉你两款车的悬架软硬程度或车厢隔音能力。两轮试驾下来,我对DB11和Rapide的整体感受就两个字,“稳”和“快”。
稳,无论大直道还是弯道,亦或是失控的边缘,两款车都能给到驾驶者强大的信心。在大直道上,伴着发动机的咆哮,时速已超过km/h,但心中一点也不慌,只想要快一点,再快一点!大直道的末端,我会选择稍晚的刹车点,然后用力踩下刹车并稳住刹车力度,即便在踩下刹车踏板的瞬间,车身有轻微的晃动,但很快就能稳定下来。
随后在入弯过程中,缓缓松开刹车踏板,将车身重心转移至车尾,以减少车头的重量,避免转向不足。只要不是快速的、胡乱的一头扎进弯道,车身的侧向支撑力还是比较充足,极限高是它应该做到的。
在出弯过程中,眼睛看远方、选择好的出弯线路都是优秀的车手应当熟练的驾驶技巧。此时若不小心踩深了油门,会发生甩尾的情况,及时稳住方向,车身很快就能听从指挥。
回正方向到进入直线那一刻,将油门深踩到底,12个气缸奋力进行往复运动,动力毫无保留地喷涌而出。在驾驶DB11油门到底后,伴着发动机浑厚的轰鸣声,我能感受到其涡轮增压完全介入的时刻,加速度将我稳稳按在座椅上。
得益于专业的VboxHD设备和专业的赛道分析软件来记录驾驶者的驾驶情况,在赛道体验后,教练员根据录像和数据,并参考对比专业车手驾驶的标准圈,对驾驶者的驾驶记录进行点评和总结。此外,每一位驾驶者还在上车之前佩戴了一只微型的心跳记录仪,由记录仪录下驾驶者在整个赛道驾驶过程的心跳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