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加尼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牦牛骑兵在帕米尔高原
TUhjnbcbe - 2020/12/29 13:10:00
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        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bjzkbdfyy/

龙梭野外生存知识库总第篇

---牦牛骑兵在帕米尔高原---

在祖国最西部,帕米尔高原之巅,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,这里有一支享誉全*的牦牛巡逻队,官兵们每一次巡逻都是对生命极限的一次挑战。红其拉甫平均海拔米以上,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%,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,最低气温达零下四十多摄氏度,塔吉克语是“血染的通道”的意思,

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是我国对外商贸的重要驿站。特别是吾甫浪沟,被当地塔吉克牧民称为“死亡谷”,这个地方因山势陡峭、怪石嶙峋、道路险峻,巡逻车、*马根本无法通行,只能依靠“高原之舟”牦牛作为边防巡逻交通工具。 

牦牛具有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,对高山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,在高寒地区,能耐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,所以每次到吾甫浪沟巡逻官兵只能依靠“高原之舟”牦牛来协助完成巡逻任务。

红其拉甫边防连巡逻分队15人骑牦牛开始向“死亡谷”挺进。 巡逻分队担心这次遇到暴风雪,出发前特意多备了一些食物,每头牦牛身上重量都在斤左右。
  

帕米尔是中国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居住、游牧的地方,直到19世纪70年代一直属于中国。帕米尔共分八“帕”,由北向南依次为:和什库珠克帕米尔、萨雷兹帕米尔、郎库里帕米尔、阿尔楚尔柏米尔、大帕米尔、小帕米尔、塔克敦巴什帕米尔、瓦罕帕米尔。

帕米尔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艰险和神秘的一段。当地有一民谣:一二三雪封山,四五六雨淋头,七八九正好走,十冬腊月开头。七八九是帕米尔高原之旅的*金季节!帕米尔高原属高寒气候,是现代冰川作用的一个强大中心,约有多条山地冰川。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。

费琴科冰川,长77公里,面积平方公里,是世界最大的山地冰川之一。山地冰川使一些荒漠河流得到水源。喀拉湖位于帕米尔北部,湖面海拔米,是世界高湖和内陆盐湖之一。

官兵们骑着牦牛到达了海拔多米的吾甫浪沟达坂,牦牛开始呼哧呼哧喘粗气,发出哼哼的声音。为减轻牦牛负担,官兵们不约而同下了牦牛牵着前进。

跟随官兵一起参加巡逻的护边员拉齐尼、加尼丁、阿三小才将走散的牦牛聚集在吾甫浪沟,有丰富经验的拉齐尼急忙把官兵们聚拢在一起,告诉大家:“牦牛第一天行走一定要注意牵着缰绳跟紧队伍,牦牛腰带要系适当,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,腰带系的太紧牦牛胃受不了就会原地乱跳,太松鞍子容易脱落。” 

巡逻分队刚过河流,临时聚集在一起的牦牛就开始各自为阵,东一头西一头。卫生员上士马向前骑着白牦牛在乱石堆里没走几步,白牦牛就开始耍性子,向前一跃、身体一抖,就把马向前从牦牛背上甩了出去,马向前左脚挂在脚镫里被白牦牛在乱石中拖了10多米远才脱险,所幸只是擦破了点皮。
  

晚上扎营

早上起来帐篷已经堆满雪

遥望雪山高原

天空飘洒着雪花,巡逻分队到达“断崖”。一边是七八十度的陡坡,随时会滚落碎石,一边是两三百米深的峡谷,稍不留神就会摔下去。“团长,去年修好的道路已经被泥石流埋没”,前方探路的王刚喘着粗气跑到张团长身边报告。张团长探明情况后,决定边修路边前进。官兵只能在七八十度的陡坡上一边防止碎石滚落,一边修路前进。“注意安全,把牦牛缰绳提高拽紧”。张团长边带人修路边提醒大家注意安全。
  

官兵翻越吾甫浪沟达坂后在一处避风的地方组织小休息。其它牦牛都在吃草,营长张亚*的牦牛站在原地不动,张营长担心牦牛是不是病了,赶紧跑到拉齐尼那里问个究竟。“拉齐尼你快看看牦牛是不是生病了,怎么其它牦牛都在吃草,唯独我的牦牛不吃。”拉齐尼笑着说道:“休息的时候如果牦牛不吃草,腰带要松一下,腰带太紧它不吃草。”张营长把牦牛腰带松了一截子,果然牦牛开始吃草了。张营长把官兵召集一起一边传授经验,一边向拉齐尼竖起大拇指。

战士在喂食物

这是中国最西面的国界线。帕米尔,一个巨大的山汇,亚洲大陆上的几条巨大的山脉——喜马拉雅山、喀喇昆仑山、昆仑山脉、天山山脉、兴都库什山脉等,都在这里聚首汇结。群山起伏,连绵逶迤,雪峰林立,耸入云天,构成了世界上有名的高原。

(本文整理自互联网)

如果喜欢本文,欢迎转发到您认为可以发的地方

龙梭野外生存?创造探险的艺术

互动平台:●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牦牛骑兵在帕米尔高原